一、东莞ISO14001认证基于过程方法是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
过程,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活动。组织的任何活动都是通过其固有
的过程及其过程体系来实现的。
作为一个赋有社会责任的组织,在对其预期的产品或服务的实现进行管理的同时,也必须对其非
预期产品——环境污染进行控制,所以环境管理是组织管理活动中一项不可推卸的组成部分。环境管
理体系是组织环境管理的一种应用模式,通过对其环境因素进行控制的过程及其相关支持的过程来实
现环境方针和目标。
基于过程方法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就是遵循不同组织环境问题的客观规律,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
织在环境管理活动中对环境因素的控制过程及其支持过程之间的关系。将适用的法律法规、社会、相
关方及组织自身的要求作为过程的输入,通过实施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源头控制等活动,实现污染
预防;通过建设处理设施,采用合理的治理技术,规范的监测和测量等活动,实现污染物稳定达标排
放;通过技术改造,精细管理,监督检查等活动,实现节能减排。通过以上三类管理活动,取得污染
预防、达标排放、节能减排的输出成果,满足法律法规、社会、相关方及组织自身的要求,达到提高
实现环境方针和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的目的。
二、东莞ISO14001认证基于过程方法是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模式
PDCA 运行模式是一种过程管理,它包括策划(P)、实施(D)、检查(C)和改进(A)四个过程。组织
如果单独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可以根据 PDCA 的运行模式,将环境管理体系划分为策划(P)、实施(D)
、检查(C)和改进(A)四个过程(图-1)。但是,目前有更多的组织是将环境管理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或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相结合,建立一体化的管理体系。这样的组织可以参照质量管理体系的四个过
程,将环境管理体系划分为管理活动、资源提供、环境因素控制、监测分析和改进四个过程。或者将
以过程为基础的运行模式与以 PDCA 循环为基础的运行模式兼容,形成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活动(策
划 P)、资源提供(实施 D)、环境因素控制(实施 D)、监测分析和改进(检查 C和改进 A)四个过程(图
-2)。
参照 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总要求(4.1)的规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即:
①确定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整个组织中的应用;
②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③确定所需的准则和方法,以确保这些过程的运行和有效控制;
④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行和监测;
⑤监测、测量(适用时)和分析这些过程;
⑥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所策划的结果和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
三、东莞ISO14001认证中过程的识别和确定
准确地识别和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是基于过程方法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
根据过程的定义,通过对过程所必须具备的“输入、活动、输出”三个要素的识别,来确定环境
管理体系的(一级)过程。
1.管理活动(策划 P)过程
管理活动过程的输入为组织所应遵守的法律法规、社会、相关方的要求,以及组织的自身要求。
过程的活动包括:环境方针的制定;环境因素的识别和对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
要求的识别、获取及评审;环境目标指标的建立以及对旨在实现目标、指标的方案的制定;对组织机构
(管理者代表)及其职责权限的确定和管理评审。管理活动过程的输出包括组织的环境方针、目标指标
和方案、组织的机构设置(管理者代表的任命)及其职责和权限、管理评审等一系列对组织环境管理的
整体策划。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中的“总要求(4.1)”、“环境方针(4.2)”、“环境因素(4.3.1)”、“法律
法规和其他要求(4.3.2)”、“目标指标和方案(4.3.3)”、“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4.4.1)”、
“管理评审(4.6)”要素对管理活动过程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规定了要求。
2.资源提供(实施 D)过程
资源提供过程的输入为管理活动过程的输出,即对组织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所应提供的资源保
障。资源提供过程的活动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基础设施、技术和财力资源的提供;人员能力
的培训及环境意识的提高;信息交流,文件及文件控制、记录控制等一系列对组织环境管理的支持性
工作。资源提供过程的输出包括保证组织环境管理体系运行需求的人力、基础设施、信息、文件、记
录等对环境管理的支持。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中的“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4.4.1)”、“能力、培
训和意识(4.4.2)”、“信息交流(4.4.3)”、 “文件(4.4.4)” 、“文件控制(4.4.5)”、“记录控
制(4.5.3)”要素对资源提供过程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规定了要求。
3.环境因素控制(实施 D)过程
环境因素控制过程的输入为管理活动过程的输出,即对环境管理的策划。环境因素控制过程的活
动包括:根据策划方案的要求,在正常和异常情况下对于污染预防、污染物排放、节能减排的运行控
制;在紧急情况下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准备和响应。
环境因素控制过程的输出为环境因素控制运行的结果,即环境绩效。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中的 “
运行控制(4.4.6)”、“应急准备和响应(4.4.7)”要素对环境因素控制过程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
进规定了要求。
4.监测、分析和改进(检查 C 和改进 A)过程
监测、分析和改进过程的输入为环境因素控制过程的输出,即环境因素控制运行的结果。监测、
分析和改进过程的活动包括:对污染物排放的监测;对环境因素控制情况、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的检
查;对目标指标实现情况的考核;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的定期评价;对组织环境管理体系
符合性的判定而进行的内部审核;对实际或潜在的不符合所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对管理评审提出
的改进指令的落实等。监测、分析和改进过程的输出包括监测、检查、考核、评价的结果,所采取的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效果以及对改进指令的落实。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中的“监测和测量(4.5.1)”、“
合规性评价(4.5.2)”、“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4.5.3)”、“内部审核(4.5.5)”要素对监
测、分析和改进过程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规定了要求。
四、东莞(惠州)ISO14001认证环境因素控制过程的识别和确定
组织可以按照其产品或服务实现的业务流程来识别和评价环境因素,但是组织对其重要环境因素
及其影响的控制可能构成一个独立的,不同于其业务流程的管理过程。环境因素的控制过程作为环境
管理体系的二级过程。环境因素控制过程又包括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目标指标和方案的制定、运
行控制、应急准备和响应、监测和测量等若干三级过程。
根据管理学中“关键的少数”的原则,在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中,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应
优先考虑对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一般情况下,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可能表现为废气、废水、噪声、
固体废物等污染物的排放、对能源资源的消耗、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发生。无论对哪一项重要环境因素
的控制都是一个包括“输入、活动、输出”三要素的管理过程。
以对废水排放控制过程为例,过程的输入包括国家、地方对水污染防治的相关法律、法规、管理
办法、条例;与组织所在地域、所属行业相适用的排放标准;社会及相关方的要求;组织自身的承诺等
。过程的输出包括对组织废水排放所进行的监测和测量结果,是否符合国家、地方法律、法规、管理
办法、条例的规定,符合适用的排放标准要求;是否达到社会和相关方的满意;是否实现了组织自身的
承诺。过程的活动及顺序为:对废水排放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根据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制定
废水排放的目标和指标;根据组织的技术、经济条件制定旨在实现目标指标的水污染防治方案;执行方
案所规定的水污染防治措施,做好在正常和异常情况下的运行控制,做好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准备和
响应;对运行控制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检查、监测和测量,对目标指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考核;根据监
测和测量的结果,对照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进行符合性评价;定期开展内部审核,对在管理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对在监测和测量、合规性评价,以及在内部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采取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